>> 您现在的位置: mobile28365365 >> 教育管理 >> 基础教育 >> 正文
一位中学语文教师近十年课改的反思: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字体:
一位中学语文教师近十年课改的反思: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米瑞红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386    更新时间:2018-5-30

    从1998年参加工作至今,从教已近20年,从经验上虽不敢以“老教师”自居,但从教龄上来说,可担“资深”一词了。

  从选择师范学校开始,虽不敢说我将多么深爱教育事业,但我确信,扎根教育将是我一生的职业,加之,没有圆滑的处事经验,所以,近二十几年虽在这个职业生涯中有过抱怨牢骚,但从未有过跳槽的想法。因此,从19岁走上讲台的那天起,总是试图做着能在这个三尺讲台上站出自己风采的努力。

  当2002年我所在的地方刮起课改的东风时,的确很有跃跃欲试的冲动。虽然,我不是这个职业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我也不曾全面研究过古今中外的教育典籍,仅凭我想干好这份事业的朴素理想,当初次接触到课改的理念时,我真的有过豁然开朗的刹那:教育就是要始终关注学生,教学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这不就是我苦苦探寻的教育的理想境界吗?

  于是乎,热心沸腾的我做着诸多的设想与尝试,当我还来不及梳理属于我的想法与做法的时候,“标本”就在眼前了,于是乎,跟着许多先进的示范,我在课改之路上跌跌撞撞地行走了。

  一、 流行化。

  作为最基层的教师,我既没有是否选择改革的决策权,更没有选择哪种模式的自由权,我唯一有的是遵照上级有关部门的执行权。我先后被课改为东楼的导学案式,洋思的先学后教式,杜郎口的课堂超市式……恕我愚笨,我没有时间去寻找他们内在的本质性的先进教学理念,只是疲于学习一套又一套的“先进”模式,而且,我也绝对没有引领“流行”的先知先觉,刚在这个模式中尝试出一点点颇有心得的做法时,一个转身,又换“流行”趋势了,又得急速调整方向,更换“频道”。甚至有过得把以前自认为挺不错的一些做法全盘否定,这是个煎熬的过程,因为每一套自认为不错的做法背后都是我们一年或者几年苦心思考的历程。所以,曾经有那么一个阶段,我站在讲台上感到很恐慌,因为,我不知道到底该跟那股“流行风”。

  二、 模式化。

  我从来不否认我曾经学习过的那些标本课改样式的确各有其先进性和可操作性,有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及精髓,因为这毕竟也是诸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呕心沥血的经验,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培养适应新时期需要的学生。可是,当我学习时,由于个人资质不甚聪慧,所以,我常常被模式化。“先学后教”,在课堂上学多长时间,教多长时间,得有严格的限定,超时,就是不合格课堂;“杜郎口的三三六”模式,没有学生主讲的课堂,没有板书问题的课堂就得不断学习,不断改进……

  所以,我曾经把语文课上得像数学课,像历史课、像政治课,像知识抢答赛场,像……很多时候,课堂中并没有关注学生学得怎么样,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内容理解得怎么样,疑惑在哪里,该怎样解决,我们主要的精力在考虑怎样把这个模式套像样。

  因此,我的课堂看似学生热烈讨论,激烈争辩,精彩展示,当然,这个过程中的确有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收获,可是很多时候,课堂没有创生性的东西,这是最让我遗憾和纠结的,课堂缺少思辨的智慧火花,缺少学生和文本最初碰撞的那颗“火星”,我们的模式化,磨掉了学生“灵性”的闪动,我们的课堂都成了预设的现成的展示秀。

  三、 指导的无奈化。

  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很能理解上级教育部门的苦衷,只要是能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良好发展,不惜一切让教师能够尽快适应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信息更替频繁的当今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上级教育部门除了推荐名校之外,似乎很少推荐名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思想,所以,或许,其本心并不想模式化,流行化,可是没有理念指导支撑的样本,岂不就让歪嘴和尚传经传歪了吗?而且,能够系统化地序列化地指导课改方向的、系统细化阐述课改理念的专家少之又少。

  除了检查、监督、评比还是检查评比,指令不明确的评比啊,各个学校,各位老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导向不明确的检查啊,你让学校和老师们何去何从啊?当然有评比就得有结果,就得一二三四的排个队,力度大的时候,排名靠后的学校还得表态发言甚至还有人事变动,面对如此严峻的压力,上有政策,下一定得有对策,否则就会很惨的。怎么办?没有明确指导的前提下,那就得做出一些“样子”来好接受检查评比啊!于是啊,这就又模式化、流行化了。

  就这样摸爬滚打,十几年的教育生涯,我尝试着,改变着,困惑着,思索着:我的职业也可以说是我的事业叫做教育,我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花季少年,是一个个有着独立个性的人。特殊的工作对象决定了我们的工作绝对不能模式化,那么我们的课改是不是可以这样走着:

  一、 理念指导先行,样本参考在后。

  只要从事教育工作,就得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才能站稳这三尺讲台,只有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才能在三尺讲台上站出教师的个人魅力。那么,每一次先进教育思想和模式的尝试学习,不妨先让思想理念先行指导,让学校和教师根据先进的理念,先和自己固有的做法对照,取长补短,先自我摸索调整,再推荐比较先进的标本作为学校和教师学习的参考,或许这样就不那么突兀,不那么让学校和一线教师在面对新做法时手忙脚乱了。

  二、 允许百花竞放的课改局面。

  地域的差异,科目的差异,教师自身性格的差异,学生个性品质的差异……诸多的差异决定课改是应该求同存异的,可以借鉴别人先进的理念,科学的课堂流程设计,但绝非生搬硬套,千篇一律,尤其不能一刀切。允许学校和教师根据自己的特色,只要围绕突出学生主体性,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鼓励学校和教师有自己的个性,允许有自己的特色,允许百花竞放的局面,或许这样更有可操作性,更能体现教育的本真特色。

  三、 评价应有高屋建瓴意识。

  没有评价就没有进步,没有科学的评价就没有良好的发展,所以教育教学中评价机制是至关重要的。上级部门的评价指标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兴衰,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决定着一个教师的成长进步。某个方面、某堂课可以体现出一个学校或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但一定不是完全,所以,评价观察面应放宽点,评价角度应多点,评价的目光应敏锐点,在关注课堂时是否也应该考虑课堂外,尤其要透过典型能看到普遍,透过现象能看到本质,应有窥一斑而知全豹的高屋建瓴意识。这样的评价或许会比较客观全面点,这样的评价结果或许更具有指导性,在这样评价的督促指导下,或许课改的路会越走越宽。

  当听到甘肃十年课改以失败而告终时,作为一名最基层的普通教师,心中可谓五味杂陈,因为我们做过、累过、苦过、喜过、思过,而且我们还得做着、累着、思着,更重要的是还得更好的走着。

  我不是教育理论家,我更不是出色的教育实践家,我仅是一名全心全意、踏踏实实想做好我的本职工作的一线教师,在课改的漫漫征程中,我将继续上下求索,只为能在已经选择的三尺讲台上站出我尽力的风采,陪伴一群群花季少年健康快乐地走过他们的青春年华季时少留点遗憾……



文章录入:罗道清  责任编辑:周美娟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广告298X245
    >> 专题栏目